珂勒惠支的版画:为被侮辱和损害者哀鸣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茜     时间:2016-04-15

  你一定见过这些画面:饥饿的孩子瞪大眼睛举着小碗,绝望的母亲怀抱死去的婴孩,她保护者的双手因此显得粗糙巨大……凯绥·珂勒惠支是鲁迅最喜爱的德国版画家,在鲁迅的引见和介绍出版下,珂勒惠支充满异乎寻常的力量和悲悯的版画作品影响了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

  近日,“黑白的力量———凯绥·珂勒惠支经典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汇聚了六家德国重要博物馆、艺术机构以及珂勒惠支重要藏家所提供的经典藏品,共计120件,包括雕塑、全套版画系列、自画像系列、海报等。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将展览定名为“黑白的力量”,“因为木刻版画由对比强烈的黑白线条、块面构成,同时也体现珂勒惠支本人的爱憎分明。”

  鲁迅最推崇的版画家

  鲁迅曾在《新俄画选》小引中说:“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革命时期,版画是最具战斗力的画种。1930年代,鲁迅频繁参与木刻青年座谈,敦促青年学习珂勒惠支的艺术思想和鲜明刀法,李桦、江丰、胡一川、郑野夫等第一代重要版画家都深受影响。

  在鲁迅眼里,凯绥·珂勒惠支是举世无出其右的女性艺术家。鲁迅是珂勒惠支版画的收藏者,据《鲁迅日记》记载,1931年,鲁迅委托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去信求购珂勒惠支版画原作,先后收到珂勒惠支版画共22幅。其中《牺牲》一幅,为纪念柔石罹难,于1931年9月刊发在《北斗》杂志创刊号上。在这幅画里,瘦骨嶙峋的母亲愤怒地托起婴孩,年轻的生命被战争褫夺,只有母亲兀自承担丧子之痛。

  1935年,鲁迅着手编印《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此时他的健康已十分堪忧。印刷精美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收录珂勒惠支送给中国的自画像、《织工的反抗》、《农民战争》两套组画,以及《面包》、《母与子》、《德国的孩子们饿着!》、《决不再战》等版画21幅,中国观众有幸能在这次展览里见到这些版画原作。

  在为《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撰写的序目里,鲁迅写道:“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所取的题材大抵是困苦,饥饿,流离,疾病,死亡,然而也有呼号,挣扎,联合和奋起。”“她不但为周围的悲惨生活抗争,对于中国也没有像中国对于她那样的冷淡:一九三一年一月间,六个青年作家遇害之后,全世界的进步的文艺家联名提出抗议的时候,她也是署名的一个人。”

  “全世界母亲的代言人”

  凯绥·珂勒惠支生于1867年,是德国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普鲁士帝国艺术学院的第一位女教授。在德国,有众多的学校和街道以她的名字命名。本次展览策展人、前纽伦堡国家博物馆群总馆长马蒂亚斯·亨克尔教授介绍,珂勒惠支早期成名作《织工的反抗》、《农民战争》等多为历史题材。1914年,珂勒惠支的大儿子彼得在弗兰德战场上牺牲,艺术家精神受到莫大震动。此后,“母亲”成为珂勒惠支作品里的主要形象,她们绝望、瘦弱甚至枯槁,力图用身体保护还没有被弹片伤害到的孩子。为此,马蒂亚斯·亨克尔教授认为珂勒惠支是“全世界母亲的代言人”。

  展厅从西至东形成一条轴线,最西边是珂勒惠支创作于1919年的著名反战海报《决不再战》,彼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 。接 着 是 雕 塑《母 亲塔》、《悲痛的母亲抱着去世的儿子》、《飞翔的天使》,最东边则是珂勒惠支的数幅自画像。马蒂亚斯·亨克尔教授提醒大家注意看艺术家的眼睛:“你能从中获得许多启示。我们不是把她作为偶像来展示,她也有软弱的时候,也会犹豫不决。”

  在轴线两边的空间里,分布着珂勒惠支一生最重要的版画作品。观看它们让人静穆,她所抓紧的最底层的世相,体现出弱小生命对强大命运的不屈抗争。珂勒惠支的创作一直富有争议,有批评家认为她“过分男子气”,或过分执着于阴郁和悲苦,但罗曼·罗兰却称“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是现代德国最伟大的诗歌”。她的一些最出色的画作具有和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同样的力量和深度。

  “她总是深深地埋头于现实。她从不倾向于某个政党或某种主义,她感兴趣的是人类本身,人类的心灵和灵魂,不管他们是保守派,民主派还是社会主义者。西方试图将她看做共产党的一名战士,但她绝不是战士,也不是共产党员。”马蒂亚斯·亨克尔教授告诉南都记者。

  “她甚至觉得自己可能更是个基督徒。她在政治上很独立,她感觉自己和穷人连在一起,因为她认为,美只存在于穷苦人的生活里,她画的不仅仅是受苦或死亡,而是穷人之美。”

  在中国、俄罗斯影响比在德国更大

  然而,珂勒惠支并不是一位热闹的艺术家。她成名于19世纪晚期,曾受罗丹和德国表现主义影响,相对于几十年后风起云涌的先锋派艺术运动,珂勒惠支的版画依然带有厚重的19世纪风味。

  “从艺术上来讲,她是很传统的,但是作为一名女性,从思想上来讲她又很激进。因此她总是孤身一人。她在中国和俄罗斯的影响反而比在德国要大。即便现在,她也更接近于今天中国和俄罗斯的现实主义传统。”马蒂亚斯·亨克尔教授说。

  他做了一个有趣的比较,珂勒惠支时代的柏林跟今天的北京、上海等城市一样,发展迅速,有大批从农村前来务工的人,他们的生活相当困苦。“当时德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工业无产阶级,和中国现代的农民工有相似性。”马蒂亚斯·亨克尔教授认为,珂勒惠支在大城市的无产阶级身上找到了她要描绘的东西,在一刀一刻里体现出的强烈的同情,使她的版画作品可以和爱德华·蒙克平分秋色。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