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芳:趣味多元化时代反映审美意识极度不平衡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顾春芳    时间:2018-11-25

审美意识其实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趣味多元化时代反映的是审美意识极度不平衡。一个时代的经济可以爆发式增长,但是文化和修养不可能爆发式提升,只能慢慢涵养。

 

德育、美育、智育是殊途同归的,但是美的修养不可能速成。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将“美育”的概念纳入了中国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之中,为的是着眼于文化建设和道德提升,以此作为扭转中国贫弱受欺现状的手段之一。因此在全球背景下,在这样一种多元化文化的格局中,在工具理性主导的时代背景里,我们如何面对人性、面对精神的危机、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日益失衡,特别是现代世界因高度物质化而丧失了宗教精神和哲学智慧?如何发现并阐释人生的价值,以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从而达到拯救现代人类的目的?美育的问题已不单是美学领域的问题,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美应该指向一种高远的精神境界,指向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境界,在此意义上美可能成为一种内在的信仰。美育不只是理论和学科,美育的根本目的是:致力于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生活的完满,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美育的关键是把美育的意识和精神落实到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中去,以此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的人格修养和精神面貌。美育不仅仅是我们要在课堂上灌输美育的知识,也不是一般的艺术教育,美育比艺术教育更加丰富,美育也不仅仅是讲解艺术知识,不是灰色的理论说教,而是启发和引导人对于良知的自我发现和自我照亮。美育是最基本的人性教育、修养教育,也是最高境界的道德教育。一切的教育都应该贯穿美育,每一个学科都应该贯穿审美教育,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美的使者。近代“工具理性”下教育的片面性是注重知识的灌输、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培养。美育应该是我们今天教育的土壤和空气,美育最好的教材就是教育者美好的心灵,美育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和家长从工具理性、功利主义的牢笼里走出。美育的天职是什么?是让人成为人。

 

美育是心灵的启蒙,是自我良知的教育,是精神提升的教育,是生命意义的教育,是人生信仰的教育,也是给人以希望的教育。美育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工作,不是马上能够量化并见到结果的,然而,它确实关乎社会人心,关乎人类的良知。

来源:《中国文化报》第二十四期“艺海问道”文化论坛。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0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