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女子学刺绣44年成非遗传承人

来源:新浪    作者:新浪    时间:2023-11-29

摘要: 远看是一幅水墨画,近看却是一针一线织就而成的绣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44岁的单大琼掌握了蜀绣上百种针法,同时重视创意与创新,创作出水墨绣、禅意绣、抽象绣等。她免费为社会培训下岗工人和残疾人1000多人,带动其就业创业共计500多人,让蜀绣传承下去。

新华网发(重庆市总工会供图)

新华网发(重庆市总工会供图)

单大琼掌握了蜀绣上百种针法,免费为社会培训下岗工人和残疾人1000多人。

新华网重庆12月16日电(刘淳)远看是一幅水墨画,近看却是一针一线织就而成的绣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44岁的单大琼掌握了蜀绣上百种针法,同时重视创意与创新,创作出水墨绣、禅意绣、抽象绣等。她免费为社会培训下岗工人和残疾人1000多人,带动其就业创业共计500多人,让蜀绣传承下去。

单大琼出生在奉节县大树镇的农民家庭,从小就爱跟着外婆和母亲学习刺绣,熟练掌握了蜀绣的各种针法及绣制技艺。

2000年,重庆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了解到民族工艺品受到游客追捧,单大琼决定结束在外打工漂泊的日子,回重庆靠刺绣手艺吃饭。在磁器口,单大琼白天现场刺绣并售卖作品,晚上则从书上学习更多的技艺。

“我发现游客更喜欢具有重庆特色的刺绣作品,便开始尝试绣吊脚楼、磁器口大门等。”单大琼说,为了绣好这些图案,她一有时间就跑去观摩实物,仔细研究其构造、纹理,然后尝试各种针法,以绣出最佳效果。

“刺绣不仅要讲究针法,创作过程中更需要创意。”单大琼作品中的一砖一瓦、一树一草比画下的更栩栩如生。为了绣出吊脚楼的立体感,光是屋顶的瓦片,她就尝试了数十种针法,最终用镂空针法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在不断钻研和尝试下,单大琼的作品越来越丰富,顾客也越来越多。但她并未因此满足,她常常思考如何把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民族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在一起,绣出更时尚、更个性的作品。

2015年,单大琼前往四川美术学院学习刺绣,并根据导师要求,在不脱离传统刺绣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创作。“刺绣本来是一门写实的技艺,但导师要求我们突破自我,尝试写意。”单大琼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创作刺绣作品《生命的旅程》,并成为蜀绣作品代表前往法国巴黎巡展,获得外国友人高度评价。

单大琼先后获得“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高级刺绣师”、“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重庆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单大琼开始在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授课,成为特聘刺绣教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她还免费为社会培训下岗工人和残疾人1000余人,带动其就业创业共计500多人。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0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