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赣绣:两位第八代传承人背后的故事

来源:网易    作者:网易    时间:2020-09-29

第八代赣绣传承人余正连
赣绣第八代传承人余正连

赣绣的历史及特点

第一代赣绣创始人裘皇姑,裘皇姑本名叫熊月英,她从小才华横溢,擅长诗文,工于精刺绣,她是纪晓岚的师傅裘曰修之妻,乾隆皇帝的干妹,她的父亲是熊道怀为广东海丰县知县,受过良好的教育,常常把自己的艺术融入到刺绣之中,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而熊氏的裘皇姑的婆婆,裘曰修的母亲王氏,至今还被誉为苏绣最著名的传承人之一。赣绣和苏绣也有一些相同点,她们两个人的作品经常被选入宫,深得皇室亲睐。解放后豫章绣统称为赣绣,就逐渐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

赣绣和苏绣在材质方面是一样的,都采用绢和蚕丝。赣绣多以中国名画为原型进行刺绣,苏绣在动物图案方面绣得非常逼真,苏绣以色彩艳丽,双面绣等方面特别好。而且苏绣的历史比较久远。赣绣的特色主要在墨画、中国画写意方面比较出色。

赣绣尤为擅长水墨,用针线表达出了水墨画的特色,将墨色的焦、浓、重、淡、清产生丰富的变化,表现物象,有独到的艺术效果。与其他绣种相比,赣绣独特之处在于“以针为笔、以线为墨”,根据画面内容多种针法灵活变化组合,近实远虚,层次分明,画面具有鲜明的立体感。色彩丰富、视觉上立体感强,可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比之精美的苏、湘、粤、蜀四大名绣,更显单纯和大气。

余正连2012年深圳文博会获奖作品《红衣画眉图》
余正连2012年深圳文博会获奖作品《红衣画眉图》

民间走出来的传承人

余正连,1965年2月出生,江西南昌新建县人,江西省赣绣(又名豫章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 从小受祖母,母亲的影响爱上刺绣。因为祖母,母亲在她们那一带是非常出名的刺绣高手,所以自从她懂事起,就经常看见祖母,母亲拿着绣花的圆绷在手上,一朵一朵漂亮的花绣出来。她祖母,母亲都是很热情的人,经常帮邻居,亲朋好友绣些东西。因为江西那个地方女孩出嫁都要拿一些绣品做嫁妆,余正连的母亲经常帮住祖母一起绣,由于承接了太多了活儿绣不完,所以余正连从12岁起就开始帮着打下手,绣些简单的东西。自从17岁进桑海综合厂,十几年来都跟丝绸打交到,对丝绸纹理十分熟悉,为做刺绣工艺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余正连姊妹六人,父母从小就很宠爱她,因为上面有二个哥哥的原因,小时候的余正连也比较调皮,跟着二个哥哥上山、爬树、抓鸟玩,所以她对鸟的外形以及羽毛颜色等都非常了解,这让她之后在绣鸟的时候,对鸟的神态把握的非常到位。而经常爬树玩耍的原因,对很多树的外形及特征了如指掌,这些生活积累对她后期的刺绣有着很大的影响。

《 云到江南》赣绣余正连2013荣获百花奖金奖作品
《 云到江南》赣绣余正连2013荣获百花奖金奖作品

因为余正连自幼随母亲学习刺绣,耳熏目染,历经几十年,不但继承了母亲的精湛技艺和家传技法,还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创新,使这一传统技艺得以发扬。 如今的赣绣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技艺来源于民间,特别是对国画中水墨画: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五个层次的处理,还有树干的出来方式,更有别于其它绣种,形象生动,远虚近实,实质感和立体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有种似绣非绣,似画非画的感觉。

余正连回忆:“记得第一次绣出了一副葡萄与蝴蝶的绣品,祖母与母亲非常惊讶,绣法与母亲教导的传统绣法不一样,我把看到的现实当中的事物融入到绣法当中,平时经常抓蝴蝶玩,所以对蝴蝶的翅膀、外形非常的清楚,我家院子里面种了一棵葡萄,对葡萄的外形非常清楚,我就已自己所观察的角度与刺绣结合,这让我的绣品更加写实一些。我觉得刺绣不光是在传承这门技艺,更多的是在表达的我所见所闻和我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第一次的获奖经历

余正连平时待人谦和,朋友很多,只要有朋友搬新居,开新店,她都会送去一幅自己绣的作品给朋友祝福,其中有一个位朋友是做收藏名人字画的,非常欣赏她的作品,他有一次到江西省工艺美术馆参加朋友的画展,看见那里有工艺品评奖的活动,就咨询了一下,没想到刺绣作品也可以拿去参加评奖,于是这位朋友就那着余正连送他的一《鄱阳湖原住民》的刺绣作品去参赛,没想到竟然拿了江西省工艺奖的银奖。他高兴的给余正连打电话告知这一好消息,而余正连感觉像做梦一样,不敢相信!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余正连从此更加沉迷于刺绣,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所有的时间都在专研绣法,不断的改进传统绣法技艺。余正连说:“有时候,在刺绣的过程中,也会遇到难题,遇到瓶颈期,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有时候晚上做梦都在刺绣,有几次在梦里梦见了很好的想法,竟然兴奋到醒来,立刻拿起针线绣起来,往往这种即兴秀出的作品,别有一番风味,我自己很喜欢。”

之后,余正连每年都会送作品去参加一些省级、国家级的大赛,每次都能获获奖,逐渐的让更多的人了知道有了赣绣。很多国家级的专家评价赣绣“简单、大气。”

偶遇结为姐妹,创建豫章赣绣坊

因为余正连会刺绣,而且又喜欢书画,很多朋友只要有画展,都会叫她一起去参观。2002年10月的一天,当地画院里正在举办一个展览,偶然的机会让她遇见了一位和一样热爱刺绣的女人——周南英。在画展中,余正连看见这个女人专注的看着一副画很久很久……后来,因为她们有着相同的爱好,二位并结拜为姐妹。从那以后,周南英拜余正连的母亲为干妈,一起学习赣绣。因为,她们相遇之前,周南英在刺绣方面有非常好的基础,上手比较快,领悟能力也非常好,很快她们便一起开始了她们的赣绣梦。

2010年,她们共同组建了一个工作室取名叫“豫章赣绣坊”,这个工作室免费教学生刺绣,而且至今依然免费教学生。后来,很多人不能理解,她们将自己的独门手艺免费传授给别人,就不怕其他人抢了她们的饭碗?后来,她们说:“现在随着社会,工业,技术的发展,这种纯手工技艺已经慢慢的被取缔,而且现在能够熟练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每天呆在家里拿着针线日复一日的绣下去,可能外出随便打个小工的收入也远远高于刺绣所得的收入,这也许会导致将来赣绣的失传。赣绣原本就是一个来源于民间的传统技艺,最终应该还是回归民间,让更多的人传承下去,将这门技艺发扬壮大,是她们一直以来的心愿。她们为了保护传承这门技艺,发展江西这一传统的民间技艺而辛勤耕耘着,努力坚持着。豫章赣绣坊也成为赣绣(即豫章绣)技艺传承、培训的唯一圣地。

在2011年的时候,当地东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苏馆长,看了她们的一些作品,觉得非常震撼。苏馆长帮助她们搜集了一些资料,并帮忙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在已经列入了市级非遗。以后将申报省级,国家级非遗。这位苏伯乐,将她们这些藏于深闺中的绣娘们发掘出来,帮助她们参加各种比赛,让更多的人了解赣绣。

余正连的作品,绣工精细,配线华美,色泽艳丽而无媚俗,粗犷中带着缜密,显得极其洒脱奔放,针法、技法与画面浑然天成,一派大家风范。她系统地传承了豫章绣传统绣法,利用针线、针法的变化,将历史文化思想内涵诠释现代刺绣语言,熟练地运用针法,色彩的搭配技巧,将名人字画、水墨画作品以多层次地、深浅不同的色彩表现出画面的浓淡深浅和光线的强弱,通过不同层次的渲染甚至在每一板线每一针中都能分出深浅不同的针法。

2011年,余正连的一副作品《水仙图》,获得了省级大赛的金奖,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了。这也是赣绣第一次被国家所认可,以赣绣的名义进入了中国工艺美术馆的收藏。

!

赣绣第八代传承人周南英
赣绣第八代传承人周南英

小绣娘周南英的成长之路

周南英是1969年出生在江西南昌新建县,新建县有一个梅岭小林场。周南英的父亲是江苏人,奶奶是随父亲1960年来到江西的,他到江西梅岭以后结识周南英的母亲。周南英的奶奶是中国传统的小脚女人,从小裹着小脚,鞋子都是自己做的。周南英也就从小跟着奶奶学习做一些针线活和简单的刺绣。奶奶喜欢在上面绣一些漂亮的小花,周南英就跟着奶奶做给她打打下手。也跟着她的外祖母学过一些赣绣。在周南英的老家,有一个习俗,很多女孩的婚嫁里,都会有各式各样的绣品做嫁妆。在周南英十四岁的时候,她大姐要出嫁,姐妹感情非常好,她总想着给姐姐要送一份礼物,可是那个年代,小孩子没钱,她就用平时积攒下来的一些零用钱,买了一些白色的的确良布自己动手给姐姐绣起了鸳鸯。一开始不太会绣,因为以前周南英绣的都是简单的小花、小动物之类的,然后她就让奶奶教她绣鸳鸯,外祖母绣水、草这一块的比较好,就利用放假暑期的两个月时间绣完了一对枕头,送给大姐做嫁妆,姐姐非常高兴的。这也给了周南英很大的成就感。

赣绣作品《松下小憩》
赣绣作品《松下小憩》

在1990年的时候,她住在梅岭镇,在镇上开了一家编织毛衣的小店。但是那时候毛衣颜色比较单一,她就用毛线在织好的衣服表面上再来穿插做一些图案。后来,她绣的图案各种各样,生意也非常。在2000年的时候周南英从梅里的乡下搬到了南昌。后来与她一个堂妹合开了一个时装店,为别人做衣服。因为她会刺绣,在衣服上绣制各种花边、图案,九十年代很多人家里的电视机,桌子都会做罩子防尘,她就在上面绣花、当时生意非常好。

2011年,周南英辞去了年薪十多万的工作,一门心思的专门做刺绣。现为民建党党员,江西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南昌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民间艺术家。2012 拜中国职业画家协会主席刘树枫为师,学习绘画,为的是把绘画技艺融入到刺绣中去,自从14岁起向祖母学习苏绣,与外祖母学习赣绣。后来有缘与余正连结为干姐妹,与她一起跟随她母亲张冬香(赣绣第七代传承人)学习赣绣。历经三十年对刺绣工艺针法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具有似绣非绣,惟妙惟肖的赣绣风格。所绣制的作品先后荣获过国家级、省级大奖十五次。

赣绣作品拍卖市场上的第一锤

2010年,周南英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参加了一次省级大赛,结果拿奖了。从那以后她和她的学姐余正连一发而不可收拾,很多作品拿去参赛都能获奖。2010年5月份的时候,作品《人马图》获得了铜奖,被省工艺美术馆作为赣绣的代表作品所收藏。这幅作品2013年5月9日在北京华辰拍卖公司,拍下了赣绣第一锤44,48万的记录。

赣绣作品《空谷苍鹰图》
赣绣作品《空谷苍鹰图》

近年来,先后在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深圳文博会、第三届红博会、香港拍卖会拍卖,很受市场欢迎。南昌民俗馆、江西省工艺美术馆、江西省工艺美术研究中心、791街区等多处展出她的作品,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百花奖(百花奖属于工艺奖项的最高奖项),得了专家学者及收藏家的好评。国内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她们传承赣绣的故事。

从2012年5月份开始,豫章赣绣坊的赣绣作品在北京、广州、香港、上海、杭州等地开拓市场。2012年10月份,赣绣进入香港拍卖市场,赣绣也第一次登上了香港最大的报纸。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没有成交。但她们并没有放弃。她们想把赣绣的品质提高,必须做出好作品,进入拍卖市场。这样就可以把赣绣再次提升到另外一个高度,给赣绣一个市场,一个品质,而不是作为一般的家居用品,她们想把赣绣做成一个高端的收藏品,来打开赣绣的市场,壮大赣绣的发展。她们更希望赣绣能够作为江西文化特色之一,走出江西,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赣绣作品《梧桐双兔图》
赣绣作品《梧桐双兔图》

她们的这种执着精神,让人为之感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逐渐恶化。我们的民族文化,需要更多的人来一起保护及传承。

余正连:

2013年《富春山居图》获深圳文博会金奖;

2013年《《祖国颂》获深圳文博会铜奖;

2013年《云到江南》获“百花奖”金奖;

2013年《红叶喜鹊图》获“百花奖”铜奖;

2013年《祖国颂》获“争艳杯”金奖;

2013年《花鸟》获“争艳杯”铜奖;

2013 年《幽兰》在迎新春江西省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展上获金奖;

2012 年《招财进宝》在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及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2012年《红衣画眉鸟》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荣获铜奖;

2011年《水仙图》在建党九十周年“江西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中荣获金奖;

2012年《空谷苍鹰图》在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江西工艺美术大赛中荣获金奖,《花卉蔬果图》荣获银奖;

2011年《柳鸦芦雁图》在第六届北京文博会上荣获金奖;

2010年《鄱阳湖原住民》在首届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江西工艺美术大赛中荣获银奖;

2010年《岑其黄鸟》在江西旅游产品工艺美术大赛中荣获铜奖;

2011年《水仙图》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2012年《鹰雀图》被江西工艺美术研究所收藏;

2011年《双雁图轴》被江西工艺美术馆收藏;

2010年《鄱阳湖原住民》被江西工艺美术馆收藏;

周南英:

2011年《热恋》荣获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大师精品展铜奖。

2011年《梧桐双兔图》荣获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银奖。

2011年《八大山人的鹰》荣获第三届中国旅游工艺美术作品设计(创作)大赛铜奖。

2011年《红叶喜鹊图》年7月2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江西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中荣获铜奖。

2010年《人马图》荣获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奖赛铜奖、2011年3月被江西工艺美术馆收藏。

2010年合作刺绣作品“岑其(黄鸟)”在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奖赛中获得铜奖。

2012年《松下清对》荣获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比铜奖。

2012年《雨过天晴》荣获江西省工艺美术“杜鹃奖”铜奖。

2012年《百乐图》荣获江西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展铜奖。

2012年《松下小憩图》荣获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2012年《相聚在鄱湖》(墨画)金圣杯.江西之星创意设计大赛荣获金奖.

2012年《双鹤起舞》(摄影)金圣杯.江西之星创意设计大赛荣获金奖。

2012年《墨兰》(墨画)在江西工艺美术大赛中获得金奖。

2012年《仿倪云林山水》(墨画)2013年5月,在第九届深圳文博会获得金奖。

2013年《飞天敦煌》在第九届深圳文博会荣获铜奖。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0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