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黎
设计
江黎,女,1959年4月生,江苏人,教授。作品多次入选中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的综合艺术展览会。在日本、法国举办个人艺术作品展。现在是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日本基础造型学会会员、日本大学美术教育学会会员。

人气:22

喜欢:1222

关注:

+ 关注

江黎:有容乃大原创路途上的中国设计

时间:2016-10-01   作者: 华珊   来源:Art Bank


7 届“为坐而设计”作品展开幕现场

 

 

“设计是需要被人们使用的,艺术设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要满足功能性和人的使用需求,第二就是原创性。‘为坐而设计’这个持续性展览已经变成中国原创设计在国际设计领域的标杆旗帜和最大展示平台,这个平台让国际设计界看到中国原创设计的进展和现状。”

——江黎

 

 

《马背上的骑士》(高)1100×400×300cm,座高750cm 2006

(中)600×500×300cm,座高450cm 2006

(低)500×450×300cm, 座高300cm 2006

 

我们的祖先有骑在马背上游走天下的传统。现在虽然有汽车、火车、飞机代替马来实现人们游走天下的梦想;但是骑着坐总能不经意地唤醒对昔日富有诗意的浪漫自在生活的体味。换一种坐姿吧,放松一下你紧张的情绪。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的雕塑专业,再到京都市立艺术大学学习工艺,回到中央美术学院一手创办了设计系,之后又去了巴黎艺术设计工作室并游历了欧洲各个艺术之都.......在这些完全不同的氛围中吸收艺术养料的江黎更加坚定了对传统艺术工艺的推广。“设计,在技艺上应该有所保留的,在艺术创作上要体现个人风格和观念个性化的表达。在教学当中,我也是按这个方式在教导学生。”循循善诱,以实际行动带动着第九工作室的学生们秉持对设计的热忱和初心,这就是她,一个坚持设计是“有温度”的中国原创设计师。

 

受到求学时期导师的影响,江黎一直很注重个人风格的表达,1982年毕业的她就已经早于同时期的设计师开始关注国际当代艺术,同期作为《中国美术报》工艺版编辑和记者,她也一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传播最新艺术资讯。无论是和曲美家具的合作,还有和原研哉先生等日本重要设计师之间的合作,从江黎“为坐而设计”的策划理念还有其个人的作品中,都能感受到这位对传统工艺美学有着浓厚之爱的原创设计师对材料本身的深入探究和细致又务实的独特关注点。

 

创意家居设计师江黎   哇噻网

《翼》600×800×500cm 木、天然大漆2007

器用是人类造物的原本目的,现在的器物多了许多含义。一段时间里我总想尝试把传统的器物形制做一些打破:比如把椅子的靠背和坐面做一种分离、把不能断的横梁中间断掉、把一个桌面之间截断……总之,就想把该是一个完整合理的面或一根梁打破它,但用的功能限定它必须是能够器用的。我希望能发现另一种支撑它的方式,并且能够呈现出另一个姿态。

 

原创路上的中国设计

2002 年开始,江黎一手创办了“为坐而设计”这个展示中国原创设计血液的双年活动,今年3 月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已经是第七届了。探索设计领域中的人文需求、材质发展、旧物新用,通过设计方式展示人文关怀、推广新社会下应该传承的绿色价值观,让这个不带有任何盈利色彩、态度客观的活动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也越来越受到国际设计领域相关专家、教授的关注。第一届开始,“为坐而设计”就有来自海内外的设计师自发参加,也有相关专业院校集体组织参加,每一届活动,江黎也邀请了海外具有知名度和权威性的设计师、教授担任活动的评委,从最初外国评委们发出“中国有原创设计吗?”的质疑到如今他们发自内心为这些充满东方感和独特性作品拍手称赞的改变,江黎付出的努力、思考、推动、坚持远远超过了她亲切平和外形下展现出来的云淡风轻。“这个过程确实是很难,因为我们的社会还在培养对于‘美’的鉴赏力和理解,原创设计师产业就好像设计行业的金字塔上最尖端的部分,没有它,一个国家的设计就会缺少自己的灵魂和文化。你现在看到的中国原创设计发展好像是趋势很好,环境很好,但之前经历的泥沼、被质疑、没特点、被排斥也是确确实实存在了很久。在发展中国原创设计这件事情上,有很多支持我的人和各行各业的朋友,也有低谷时期一个人肩负压力扛过来的时候,但因为是我认定了的事情,就会排除全部的怀疑和压力努力去坚持。”采访时还在猜测,内心执着又坚定的江黎一定是摩羯或者天蝎座,对自己的目标完全充满毅力和耐力,交谈之后才得知她是金牛座,也对,除了以上特质,金牛座的女性踏实又实在,对于自己决定好的事情总是可以充满斗志,虽然这种“倔强”可能偶尔会让人受不了,但你无法不佩服他们做事的认真专注与耐心,她们总是可以给人深深的信任感和依赖感。

《座》600×550×450cm,座高430cm 楸木、天然大漆2005

树木是有它自然生命的形态,在采用它的时候,总存有不忍破坏它的原貌,所以保留树皮原状,木的纹理,表面只擦拭大漆(中国最古老的天然涂料)都是为了能把“自然”留下。卯榫结构是最适于木作,卯榫的契合犹如人生。

 

旧情怀 新期待

生活是情感和个体特质的表现途径,选择的生活物件是一个人最直接和不需掩饰地自我流露渠道。对传统工艺的探究和精益求精,对现代意识细腻而诗意的敏感捕捉,正是江黎作品总可以在平和之中打动人心的原因。物件作为材料本身是没有温度的,但她的作品会让你感觉到暖,是缓缓而来对生活诚挚而不张扬的爱意,也是一个游历中国、日本、法国等诸多国家集设计精髓之所成于一身的优雅女性透露出的对设计的执着的热爱。在江黎的观点里,人在成长中传递的“印痕”就好像一碗白米饭给人带去的最原本的味觉感受,这种味觉感受和大米生长的土壤、接受的日照、获得的雨水、烹饪的温度、蒸煮的火候息息相关,差了离毫,味道也浑然不同。人也是这样,即使是同在中国,每个设计师也会因为自身成长的环境、受到的教育、坚持的生活态度、获得的感悟而创造出大相径庭的作品,这是原创作品的独特魅力,但也都是带有“中国”这个标签印痕的东方原创作品,再强烈的个人原创作品也无法剥离艺术家本人蕴含的社会基因。所以,在江黎的“印痕”里,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木艺之美、漆艺之美,看到了旧物改造后形式现代却充满温情的焕然一新,也看到了作品造型的简洁流畅、大气之风,那是因为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原创设计艺术家透过作品表现了她对时光的珍惜和生活的热爱。

 

“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是从传统中流露出来的,比如刚出生的孩子是完全没有印记的,长大一点了,家人告诉他吃饭的方式,教他识字、念书、说话,这些都是文化背景下养成的习惯,这种习惯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完全无意识的。就像很多中国人出国了也还是最爱吃中餐,北方人更爱面食,南方人更爱米饭,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基因,是无法刻意区别或是选择的。”江黎的作品擅长对旧物进行提取和改造,凭借自己一直以来对当代艺术的了解和研究形成了非常强烈的个人风格,就像我们说到的那样:充满“温度”的现代设计作品。在她的作品里,我们可以找到关于中国传统服饰、家具、图案、色彩的元素,也有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搭建的掌握,这些完全具有中国元素的文化印记构成了她作品中浓郁的本土性。这样的风格是西方艺术家无论如何也模仿不来的。这也是中国原创设计之所以可以被世界设计舞台认可不可缺少的独特背景。

 

创意家居设计师江黎   哇噻网

《不分彼此》2100×1800×600cm 木、纤维、金属 2008

人有妄想,总想把某一天或某一个时刻的特殊感觉留下,甚至想让时间不走,永远停止在某一个时刻上。人形为一个表象,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有时候是模糊的,但内核是能够感知到其中的差异。

 

“设计”生活

在日本的求学时期,江黎学习了茶道,这个过程蕴含的禅意、对待人和自然的方式所体现出的尊重和缘分让这位设计师更懂得感恩和珍惜。用她的原话来说:“今生今世,此刻,我们的相遇,就是重要的缘分。”对陌生人、学生、周围的朋友,江黎都是善意的、怀揣初心的、温润而雅的,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气质和充满自我笃定的魅力。在江黎的生活环境里,没有尖锐的人群,没有复杂的是非,和朋友即使是有不同的意见了,她也不会有特别冲突的表达,尽量用缓和的方式去沟通和解决问题,唯一坚持的就是她笃定了的中国原创艺术之路,在这条路上她是固执的、坚持的、执着的。所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第九工作室的学生们评价自己的这位老师也会说,“别看江老师看起来很温和,内心强大着呢。”我们的国家还没有达到全民审美,毕竟充满美感的生活还是那部分对生活有品质要求的人们在追求,但一个国家的发展如果是进步的,对美的欣赏和需求一定是逐步提升的,这种美需要用文化、学识去作为思辨的基石,养足自己的内心,用包容的、平和的、谦逊的心态设计好自己的美学生活。

 

创意家居设计之江黎   哇噻网

《律》1200×1100×1000cm 木、漆 2000

周而复始的日子,规律秩序的生活状态,使我逐渐喜欢用有规则的、简捷的、直线条的语言来构筑我内心的感受。如果在有秩序的空间和形体中,能产生些许视觉上的变化,会叫我倍感生趣和动心。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