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贵族肖像: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朗

    来源: 海霞的文化艺术讲座    作者:海霞    时间:2016-03-25

    题头照片:《 Polignac 公爵夫人》1782年 凡尔赛宫

     

    巴黎大王宫2015年的重头戏,持续近四个月的女画家维热•勒布朗(全名Elisabeth Louise Vigée Le Brun) 的大型回顾展马上就要落下帷幕。

    在清冽的冬日早晨,我与热情高涨的巴黎人一起耐着性子排长队,挤过重重人墙,近距离观察了这位穿越大革命惊涛骇浪,见证末代王族命运浮沉的传奇女画家。

    法国女画家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伦
    《 自画像》1790,布面油画,100 x 81cm 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幅自画像。如此清丽可人、脱俗自然!出乎我的意料!两百多年前的发型、衣着竟跟我们现代人如此接近!

    法国女画家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伦
    《自画像》1800 年,布面油画,78.5cm x 68cm,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

    女画家清新动人、极富个人魅力!她就是维热•勒布朗。法国末代王后玛丽•安多奈特(Marie-Antoinette) 最欣赏的女画家,也是18世纪后期自食其力、经济独立的职业女性代表!在那个女性地位低下、就业受限制排挤的时代,她极为罕见地被法兰西皇家绘画雕刻学院接纳为女院士。大革命爆发后,她颠沛流离,流亡海外十二年,凭超凡技艺,为欧洲各王室贵族画像谋生。她经历了拿破仑时代与波旁王朝复辟,老年时定居巴黎郊外,写下了厚厚的《回忆录》,成为法国大革命及欧洲贵族命运沉浮的历史见证人。

    她长寿,活了87岁,1842年去世时,中国刚刚爆发过第一次鸦片战争。

     

    法国女画家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伦

    《与女儿朱莉一起的自画像》1786 年,布面油画,105 x 84 cm,巴黎卢浮宫

    法国女画家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伦
    《与女儿朱莉一起的自画像》1789 年布  面油画,121 x 90cm,巴黎卢浮宫
    法国女画家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热·勒布伦

    令我惊讶的是,这样一位经历独特的优秀画家,在法国这个思想“宽容”、艺术领先的国家,竟然是第一次正式为她办画展!在此之前只有美国人1982年为她办过一次画展!还有一次是两年前在日本的一次小型展览!

    是疏忽?遗忘?出于对女性艺术家的性别歧视?还是对肖像画家的一贯贬低?或者因为历史上她的“保皇”政治倾向?参观凡尔赛宫时我们的眼睛习惯于扫过末代王后的华丽画像,却忘了发问画像背后的画家是哪位?包括很多法国人都不知道维热•勒布朗是何方人氏!

     

    令人欣慰的是这次展览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慷慨出借的159幅作品,涵盖了画家创作生涯中的所有重要时期。要知道,勒布朗的作品除了给法国王室的画像留在了法国,其流亡生涯中给欧洲各王公贵族画的大部分肖像都保存在国外博物馆(主要在美国和俄罗斯)和私人收藏家手中。幸运的是,画展的策展人、卢浮宫的艺术史专家Joseph Baillio 先生研究此画家四十年不辍,认识世界上所有收藏维热•勒布朗作品的私人收藏家!他为说服收藏者出借作品、组织此次高级别的大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带着疑问和好奇心,我想来探寻了解这位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前后的重要画家。她生活于这个特殊的年代,又是罕见的女性画家!一个个体的人在历史的大风暴里怎么都是藐小脆弱,但也正是在这种特殊时期,人的本性、力量和勇气真实显现。


    勒布朗1755年出生在巴黎一个艺术之家,按当时欧洲的风俗,她从小被送到乡下乳母处抚养,5岁时回到巴黎又被送到修道院学习寄宿,真正回到父母身边生活已经11岁。其父是当时小有名气的粉彩(Pastel)画家,身边不乏绘画艺术界的朋友。父亲发现了女儿的禀艺天赋,给她绘画的启蒙并预言她一定会成为大画家!但不幸的是父亲突然意外过世,勒布朗只有12岁!

    为了生计她的母亲很快改嫁,继父富裕但吝啬!应该说勒布朗是个独立坚强的女孩,她勤奋好学,受父亲友人画家的指点,技艺长进迅速,19岁就独立开画室(因没有行会营业执照曾被查封!),看一幅她20岁左右给母亲画的一幅像:



    《 母亲让娜 》1774-1776年 私人收藏

     

    人物神态的细腻传神已初步显示年轻女画家的不凡技艺。

    请想象一下250年前的欧洲,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开明家庭有女孩学画画,但历程很艰辛!18世纪后半期欧洲已进入思想启蒙阶段(法语里称18世纪是 le Siècle des Lumières,光的世纪,光明透进来了的世纪),卢梭、伏尔泰的自由平等新思想在传播,但正规官方的艺术学校是不收女学生的,理由很简单:学绘画打基础要临摹裸体模特,女子是不被允许注视光身子的模特的!

    所以,勒布朗跟当时少数的女画家一样,要私下里寻找一切机会自己学习!当时公共的博物馆还不存在,最早的卢浮宫博物馆也要等到大革命爆发后的1793年才对公众开放!

     

    1776年,21岁的勒布朗与巴黎一知名画商让•巴蒂第斯特•勒布朗结婚。

    此画商出身显赫的艺术世家,他的叔爷是路易十四时期的王家首席画家夏尔•勒布朗(Charles Le Brun),凡尔赛宫殿里处处留下他的手笔。

    丈夫的画商职业使女画家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临摹大批著名画家的作品。经济条件好转,她可以到国外旅行,荷兰的鲁本斯和意大利的拉斐尔都是她倾慕的前辈大师。1782年,在安特卫普,她有幸看到了鲁本斯的《戴帽子的苏珊娜•福尔曼》。

     

    她的创作渐入佳境,交往的圈子也日益扩大。从1776年起,她开始被引荐给法国王室成员。路易十四的重孙女,奥尔良公爵夫人是她的第一个王室保护人。


    《苏珊娜•福尔曼》鲁本斯 约1622年 伦敦国家画廊

     

    画中人的自然神态、帽子下脸部渐变的阴影及云絮状的背景衬托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受前辈大师的启发,同年,她创作了两部颇受人称道的作品。



    《勒布朗自画像》1782年 伦敦国家画廊

    《Polignac公爵夫人》1782年 凡尔赛宫

     

    请注意,她的人物自然清新,甚至大胆时尚,对于当时占主流的妩媚娇柔的洛可可风格是一种突破。虽然整体上讲,她仍被视为一名洛可可风格的肖像画家!

    她的创作渐入佳境,交往的圈子也日益扩大。从1776年起,她开始被引荐给法国王室成员。路易十四的重孙女,奥尔良公爵夫人是她的第一个王室保护人。



    《奥尔良公爵夫人》1789年 画展未展出

     

    这幅画我曾在另一篇文章里介绍过。2015年9月经富苏比拍卖行,奥尔良家族将这幅画出售,因被法国政府定为国宝级文物(Trésor national),禁止出境,最后由法兰西银行出面收购。未来法国政府将把这幅精彩作品存放何处还是个未知数。

     

    路易十六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王朝复辟时的路易十八)也对女画家赞不绝口。1778年,玛丽•安多奈特王后向女画家订购了第一幅画像。当时,王后正为画像的事发愁:她找不到满意的画家为她画像,之前的王室画家将她描绘成一个华贵而呆板的木偶!而她的母亲,奥地利的玛丽•特蕾莎皇后不停来信催促她寄一幅画像回维也纳!

    勒布朗没有令王后失望。她用自然真实的手法描绘了王后:

     


    《着宫廷正装的玛丽•安多奈特》1778年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王后身着宫廷钟形大裙,丝绸的质感光泽很强。她头部微微侧转,目光没有对着观众,似乎注意力被别处吸引。她将手臂自然放松下垂,随手拈着一朵粉色玫瑰。请看王后的脸庞,应该承认,画家没有刻意美化讨好王后,玛丽有着典型的哈布斯堡家族的长相:皮肤白皙细腻但脸型明显偏长!下巴突出欠纤巧,嘴唇和脸颊一样红润但下唇略厚!大眼睛隆起向前突出!

     


    背景是王家画像惯用的,宏伟的立柱,华丽的摆设。丝绒的帷幔、台布、靠椅,托着王冠的绒垫,国王的半身雕像……

     

    画像风格总体写实自然, 又不失高雅华丽!王后被塑造得仪态大方、放松得体。玛丽王后甚是满意!嗯,很满意!奥地利的母亲大人收到画像后在信中也一再夸奖……

    王后和女画家是同龄人,第一次见面两人似乎就有默契。勒布朗在《回忆录》中写到,画像休息间隙,王后发现她嗓音不错,两人即兴合唱了一段喜歌剧!

    一切进展顺利,女画家接连给王后画了好几幅像。两人的合作甚是愉快。勒布朗充分发挥了她的时尚意识,将王后描绘得清新自然。

     

     


    《穿衬衫裙的王后》1783年 德国私人收藏

     

    当时,王后醉心于凡尔赛花园里的“乡间野趣”生活,她令人在花园深处修建了农舍茅屋,穿着乡村田园风格的衣裙,养羊挤奶,“回归自然田园”。上方这幅画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完成的。但这幅画在1783年的沙龙一展出就引起哗然一片!所以人都认为王后戴着草帽、穿着“卧室里的衣裙”!随意轻佻,有失王后体统!而且这种衣料是从英国进口的一种绉纱!法国人正支持美国人打独立战争,从英国佬手中解放出来,王后怎么能穿英国绉纱支持“敌国”的经济呢!在公众压力下,王室撤换下这幅画,换上另一幅王后的画像,就是下边这幅,王后同样的姿态,只是换上了波兰绸料的蓝裙!款式更加庄重高雅,对!对!这才是一个王后应有的样子!

     


    《手执玫瑰的王后》1783年 凡尔赛宫

     

    同年,在王后的支持下,勒布朗冲破重重阻力,当选为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的院士。成为当时仅有的两位女院士之一。为平息保守人士对女性的排挤、对肖像画的轻视,她特意为当年的沙龙选送了一幅具有象征寓意的历史画,而不是保守派眼中“低人一等”的肖像画!表明女性画家也能娴熟驾驭“高贵”的历史题材的大画!

     


    《和平带来丰收》1780年 卢浮宫


    这幅画表现了法国对当时北美独立战争的支持。

     

    勒布朗也给王室的孩子画像。受卢梭《爱弥儿》一书的影响,她没把王储公主画成僵硬的小玩偶,而是把他们放置在充满田园气息的大自然背景里,完全体现了启蒙思想倡导的顺应儿童自然天性、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新理念。



    《大公主与王储》1784年 凡尔赛宫

     

    1785年,勒布朗接到王室最重要的一份订单:玛丽王后与孩子们的集体画像。

    当时震惊朝野的“项链事件”刚刚发生过,王后受人利用又难洗清白,其“赤字王后”的奢靡形象令摇摇欲坠的王朝统治雪上加霜!王室急需一项“形象工程”,修复王后的负面形象。

    勒布朗肩负重任,她向年长几岁的学士院院士、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请教,大卫建议她模仿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的圣家族像!想象一下,王后就是那圣母玛利亚,膝上的孩子就是耶稣宝宝,大公主就是那童年的施洗者约翰……

     


    《玛丽•安多奈特和孩子们》1787年 凡尔赛宫

     


    这幅画很成功!端庄和谐的母与子的群像。王后以温柔有责任感的母亲形象出场,华丽庄重的丝绒红裙给王后增添了几分母仪天下的神圣气息。她被孩子们簇拥着,脸上略带忧伤(画作还未完成最小的公主已夭折!所以是空空的摇篮!)。注意,王后几乎没佩戴什么珠宝,只有一副耳坠!颈上空空!画家特意避免画项链,不敢让人联想到“项链事件”!此画在沙龙上展出后大受好评……

    两年后,站在画中摇篮旁的七岁王储,生病去世。

    王室财政崩溃,饥饿的巴黎人要面包吃!王朝统治危在旦夕。

    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破巴士底狱。10月6日,路易十六和王后被革命群众押解着离开凡尔赛宫,迁入市区。


    王公贵族惊慌出逃。勒布朗被视为王后的亲信,安全无保。十月,她带上女儿和家庭教师,踏上流亡之路,一去十二年……

     

    海霞,90年代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商学院(ESCP-EAP)商科硕士,法国汽车行业工作多年。不惑之年重拾年轻梦想,投身于西方艺术史讲解和东西方文化交流领域,曾在深圳举办几十次西方艺术史讲座,广受好评。现定居巴黎,致力于博物馆艺术史讲解与历史文化授课导览,以独到的视角与宽阔的思路,引领普通人徜徉艺术史,进入真善美的感人世界。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0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