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身体阐述与世界的关系:珍妮·安东尼的艺术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李黎阳    时间:2019-02-17

珍宁·安东尼(Janine Antoni,1964-)认为创造力就是解开身体内的记忆,在她的作品中,有对生活的记忆,也有对艺术史的记忆。对生活的记忆使得她那些将日常活动极端化的行为罩上了一层幽默、戏谑的色彩,而对艺术史的记忆则增强了其作品的文化意义和价值预设。

生于巴哈马自由港的安东尼于1989年获得罗德岛设计学院艺术硕士学位。自由而完整的学院教育背景使她对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了然于心,因此,在其早期作品中,便显示出令人惊叹的力度和非凡的品质。她常常将源自身体记忆的日常活动转化为艺术创作方式,而创作的主要工具则恰恰又是她自己的身体。这些创作无不伴随着艰巨的劳作,而这些足以令她精疲力竭的体力付出,又成为连接她与观众的记忆。

例如在《啃》中,安东尼通过啃噬和咀嚼活动进行创作,仅用嘴和手,将两块分别为600磅的巧克力和猪油“雕刻”成两个不同形状的立方体,而啃下的部分,则被她制成了数量众多的心形巧克力盒和管状口红,并将之展示在模拟商店的货架上。在1993年创作的《舔舐与擦抹》中,安东尼分别使用巧克力和肥皂模制出14个她本人的半身胸像,然后舔舐七个巧克力胸像的一些部位,用这种温柔的、充满爱意的“轻抚”使其残损,而另外七个用肥皂制成的胸像则被她带到浴室,她和雕像亲密共处几个小时,通过冲洗和揉抹,肥皂胸像几乎变成了胎儿的样子。舔舐与欲望、情色相关,而清洗则涉及对女性纯洁性的理想希求。安东尼用自己舔自己、用自己洗自己,通过这种特定人格的擦除行为实现了对艺术史与自我的重新塑造。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童年记忆逐渐进入了安东尼的创作。《触摸》是她于2002年在巴哈马家门前的海滩上制作的视频作品。在她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目光所及便是房前这片海洋和远处的地平线,它们深深铭刻在她的记忆之中。安东尼和家乡的朋友在两台可以上下移动的反铲挖土机间,安装了一条平行于地平线但又略高于地平线的钢丝绳,然后为摄影师挖了一个洞,以便获得最佳的拍摄角度。在视频中,当她在钢丝上走动时,着力点附近的钢丝便会“触及”地平线。对于安东尼来说,地平线是一个关于未来、关于想象力的充满希望的意向,而平衡则是人们始终在努力保持但却不可能长久保持的状态。

创作《管道》的灵感也源自童年的记忆,安东尼的哥哥曾给她讲述过一位名叫安妮·邦内特的爱尔兰裔美国女人在18世纪伪装成加勒比海男性海盗的故事,邦内特隐蔽其身份的方式之一,便是利用一个陶瓷器具使自己站着小便。联想到杜尚名为《泉》的小便器,安东尼创作了这一令人嗔目的作品——她用铜铸造了一个鹰首狮身的格里芬石像鬼小便器,但与杜尚的现成品艺术不同的是,这真的是一个功能性的器具。安东尼将克莱斯勒大厦作为她实施这一惊世之作的基座,在61层的建筑上完成了这一作品,铜与尿液接触时发生氧化而改变了格里芬石像鬼的颜色。安东尼记得学校里的方济会修女曾告诉过她:你的身体是一座寺庙。汇合这些记忆,通过身体与格里芬石像鬼的关系,安东尼将自己与建筑联系起来。

作为一名观念艺术家,安东尼的创作体现出多元混杂的特点。近年来,她将创作转向舞蹈和运动,参与了几项身体运动实践,例如2013年与舞蹈编导斯蒂芬·皮特洛尼奥合作的视频《甜蜜宝贝》,与被誉为“美国后现代舞蹈之母”的安娜·哈普林合作开发的《纸舞》等。

安东尼的艺术仍在发展中,她至今仍然推崇博伊斯理想主义的艺术观,试图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建立身体、生活经验、想象力以及创造性过程之间的持续对话,不断突破既有艺术的定义,探索自我与世界以及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者:李黎阳 ,来源:《中国妇女报》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