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秀珍与她的艺术日常

来源:崇真艺客    作者:崇真艺客    时间:2018-04-16

尹秀珍,1963年出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作为一位活跃在国内、国际各大展览中的中国女性艺术家领军者,同样也是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社会高速发展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变革与当代艺术思潮发展的亲历者与参与者。尹秀珍善于以日常之物作为创作载体,通过将旧服装、布料、行李箱等寻常之物转换为装置作品来表达她在高速运转社会中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反思。

尹秀珍与宋冬合影

尹秀珍在安裝《沉默的声音》,1994年

这种“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的艺术创作及生活的态度,与她同为装置艺术家的丈夫,也是与她相伴近30年的爱人——宋冬,如出一辙。大学时期的相知相遇,一起看展览,一起亲历西方现代艺术、85美术思潮在中国的蔓延;一起感知这个迅即变化的社会,以及改革开放对中国现代化城市进程对每一个家庭及个人的影响。1994年两人先后放弃绘画,转向行为、录像及装置等当代艺术领域,这对中国当代艺术家夫妻始终不着痕迹地将他们的私人化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

她说“我很喜欢衣服这种材料,对我来讲,它不是简单的一件衣服,它是人的‘第二张皮’,它承载了人身体之外更多的东西,包括人的经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还有时尚。我做作品的衣服是从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收集上来的,它是人穿过的,里面有很多人的故事,连带出了无数的时代痕迹和文化特征,同时兼有全球化时代的同一性。”

尹秀珍《衣箱》,装置,1995

1995年,尹秀珍开始尝试用自己的衣服创作了装置作品《衣箱》,这是一件紧密围绕她自己生活经历的个人传记般的作品。她将自己曾经穿过衣物叠好放进行李箱中,每一件衣物都伴随着她走过不同的时期,服装的样式、颜色等都代表了不同的年代,刻有她所经历的时代印痕。浇铸水泥封存,这就好像是一段时光,被封起来就再也看不到了一样。在讲述这件作品时,她说:“《衣箱》中的行李箱就是储存回忆的容器,我以混凝土密封穿过的衣服,就像把回忆密封起来。”

宋冬曾评价尹秀珍的作品,基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围绕着个人经历和生活的作品;另一种是结合具体的展示地点来唤起对某种公共性主题的注意。”

尹秀珍《废都》,1996年

《废都》中使用的瓦片都是拆迁时留下的,一丝不苟地整齐排列以唤起对原初建筑的回忆。而水泥粉则像是弥漫的灰尘,充满大街小巷和每个人的日常。

中国,尤其是作为首都的北京在迈向现代化进程的时候,生活在这个大浪潮中的每一个家庭也深受影响,而尹秀珍处于这个城市之中,作为目击者,亲历着这种快速的时代变迁。不断被夷为平地的旧房屋逐渐在消逝、取而代之的新高楼不断的崛起。在城市变迁中,尹秀珍搜集已拆卸建筑的瓦砾、自家拆卸的旧房顶,甚至借来数吨水泥粉作为材料。作品中,旧家具上堆砌小山般的水泥和灰尘仿佛从天而降,掩埋了生活在这座城中人们的经历、情感与历史,把一切变成精神上的废墟。

尹秀珍《可携带的城市》,装置,2001开始

从2001年开始,尹秀珍便一直在延续创作同一个主题——可携带的城市,在这系列作品中尹秀珍继续使用衣物来唤起人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到熟悉的中国城市风景,纽约、巴黎、柏林以及旧金山等。只不过这些建筑物不再是由水泥钢筋和青砖绿瓦构筑而成,取而代之的,是被塑造成建筑形态的衣服。所用的衣服从不同国家及地区的多个城市搜集而来,使用袜子和T恤等等,缝制出包括埃菲尔铁塔和金门大桥等许多著名的地标性建筑。

在当今社会,在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促使下,人的旅行或者人口迁徙成为整个世界的重要现象,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个人的生活方式。而对于尹秀珍,旅行箱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不但象征旅行本身,同时作为一个物品也见证了旅行的过程并承载着使用者的信息。

尹秀珍《国际机场:1号航站》,装置,2006 年

尹秀珍2006 年的作品《国际机场:1号航站》内的行李传送带,如今一拆为二放上几张软垫,成为全家看电视时的沙发。

尹秀珍 《内省腔》,装置 ,2008

《内省腔》,是用“第二张皮”缝制一个内省的母体。现代社会中,人类疲于忙碌的生活,以至于没有时间去停下来去想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被安置了六面镜子的《内省腔》配以水声,尹秀珍希望创造一个环境,可以让人们在里面静静地思考一些问题,或者放空、休息。

尹秀珍 《不能承受之暖》,装置 ,2008年

艺术家用1000条围巾拼接成了一件漩涡形的装置,色彩斑斓。这是一件有生命热度和记忆痕迹的作品,不同个体的记忆在此汇聚,形成一股生命的暖流,互不相识的人在这里产生了交织和共鸣,以个人化的叙事方式介入到社会公共领域中,产生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关联,在展厅中共同诉说着一段故事。

尹秀珍《高速公路》,  装置,   2009

是一段由旧衣服等组成的高速公路。在中国对汽车高速增长的需求压力下,高速公路正在不断新建和延长。以旧衣物这种带有个人身份和历史特征的材料,思考与表达在全球化的环境中,个人身份的失落以及对它的寻找。

尹秀珍的作品得益于她的人文眼光、对历史独特的洞察力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在她的作品前你会有一种独特的感觉——不是任听极速的全球化进程摆布,而是作为一个分子在更加伟大的过程中参与其中。” -- Gregor Jansen

尹秀珍,《无处着陆》,装置,2013

从上到下分别是2002年、2006年、2011年“筷道”作品。“筷道”是一种建立在筷子的本质上的合作方式。在双方商定的同一规则下,合作双方相互保密,独立完成各自的部分,最终将成果并置,形成不可分的一件作品。筷道是建立在合作双方互信、平等和独立的基础上。资料图片

尹秀珍和宋冬,这对艺术家夫妻档虽秉持同样的创作态度,但很在意各自创作的独立性。所以直至2002年,在独立创作取得各自成就后,才开始尝试合作项目“筷道”。

那一年,正好是他们结婚十周年,纽约前波画廊邀请他们办一次夫妻合展。拿什么东西参展,尹秀珍和宋冬都各持己见。直到某天吃饭时,他俩同时留意到,作为最基本的餐具,筷子可分可合,并且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有且只有一支筷子的话,根本没法使。“我俩搭伴过日子也那么久了,为什么要合作作品 呢?但我俩达成对筷子的认识时,都很兴奋。”尹秀珍和宋冬决定以“筷子”为题,分别提交自己的作品。

当时,跟妻子较量的宋冬做了个神器,一根铜制棍,棍体上标注:金箍棒,定海神针,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尹秀珍则做了一个布制的拉锁口袋,里面塞满海绵制成的日用品。结果,把口袋里的东西全拿出来,又恰好可以把宋冬的“定海神针”装进去。颇有以柔克刚之意。

尹秀珍《洗河》,行为艺术,上图-1995年,下图-2014年澳大利亚

尹秀珍用被污染的河水制成冰块,将工业化社会中的生态问题以具体且感性的方式呈现出来。路人用刷子和清水参与到清洗冰块的活动中,融化的冰块将重新流回河里。2014年,尹秀珍接受澳大利亚艺术及创意机构Detached以及Dark Mofo和塔斯马尼亚美术馆的邀请,筹备以她于1995年在成都府南河进行的参与式行为表演《洗河》为蓝本,在新的生态、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进行再次社会互动与生态艺术的尝试。

尹秀珍曾与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多次举办个展之外,还受邀参加过世界范围内的多项大型展事。并且,作品曾获得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以及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青年艺术家奖 (UNESCO/ASCHBERGaward)在内的多个重要奖项,她的作品也曾受到《纽约时报》及《美国艺术》高度认可。

尹秀珍《刹车在哪儿呀?》,装置, 2005

尹秀珍《书籍一号》,  装置 , 2009

尹秀珍 《迷幻腔》, 2009

尹秀珍 《迷幻腔》, 2009

 

尹秀珍《烟花 No.4》,绘画,  2013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0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