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柯:非遗传承进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来源:艺术学人    作者:张心柯    时间:2017-10-15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在国内如火如荼,文化部更是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推进中国非遗传承事业。比如,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使得我们的非遗保护工作有法可依,等等。作为一个并非专门研究非遗的人,我想浅显地谈谈自己对非遗传承进入生活之后,能够对现代人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这一认识。

非遗传承进生活,让生活更美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非遗传承进生活,让身体更健康。众所周知,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城市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前是“学好物理化学,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是“一部手机,走遍天下”。手机的更新换代可以说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手机支付的普遍流行,让人们外出时不用再带上笨重的包,不论是吃饭、购物、住宿、出行都可以通过一部手机轻松搞定,就连路边上卖东西的小商小贩都支持手机支付。可见,手机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手机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现在很多人得了“手机病”,一会儿看不见手机就会恐慌。“低头族”更是满街皆是,公交上、地铁上、马路上……大家都在低头看手机,仿佛只有置身于手机那个虚拟的空间自己才能找到存在感。毫无疑问,一直低头不但对颈椎不好,而且还十分危险,尤其是在走路的时候还专注于手机,这已经引起了很多灾难:有个家长带着孩子去游泳池玩,孩子自己玩水,不小心溺水了,孩子的母亲由于一直在低头看手机没有发现,导致悲剧发生。还有一位女子,一边走一边低头看手机,竟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水塘里而丧命……当然,长时间盯着手机和电脑看,对眼睛都是不利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许多现代病,主要的问题就在于人们的注意力都被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所吸引了,还有便捷的生活方式使人的运动量减少等等。而非遗传承进生活,指的是非遗传承的技术和过程,进入现代人的生活,让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能够动手体验非遗传承的技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注意力从网络的虚拟空间回归到生活的现实空间,不用在一直低着头玩手机了,而是可以动手、动脑,专注地去体验非遗传承的技艺。这对于现代人的身体和精神来说,无疑都是有利的。

其次,非遗传承进生活,让生活更多彩。一方面,非遗传承进生活,本身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而且形式多样的活动,这些各具特色的非遗传承活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而且非遗传承活动的特点与艺术具有很多相似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的了“异化劳动”这一概念。“异化劳动”中劳动主体与劳动对象(包括劳动结果)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也即劳动对象是外在于、压迫于劳动主体的,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制作都属于异化劳动。正如卓别林在其影片《摩登时代》中有这样一个表演:卓别林作为工人在车间里一直重复拧螺丝的动作,而旁边的另外两个人则一直重复别的动作。工人的这种劳动,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得养家糊口的工资,他们的劳动对象即所生产的的这些东西和他们本身是没有直接关系,可以说这些劳动对象是外在于劳动主体的。所以说,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在在进行着“异化劳动”。在这种异化劳动中,由于劳动主体与劳动对象的分离,使得劳动主体在劳动过程中通常是痛苦和无聊的。而非遗传承技艺却可以弥补这些枯燥机械的日常生活劳作,因为在非遗传承中,劳动主体与劳动对象是合二为一的或者是以合二为一为前提的。比如,在剪纸的过程中,主体需要完全融入到对象之中去,才能制作出最高境界的剪纸。另一方面,非遗传承的手段多种多样,其中一项就是文创产品。许多人将非遗文化与文创产品结合起来,不但让非遗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还带来了经济效益。比如,将二十四节气的图案印在茶具、背包或者衣服上,等等。这些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也让我们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第三,非遗传承进生活,让生活充满创造性。创造性应该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如果没有创造能力,人类社会不可能建造出摩天大楼,也不可能上天入海。一般来说,动物是没有创造性的,虽然蜜蜂会制造蜂房、蚂蚁会搬家,但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只能按照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来建造,而人类却可以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建造。这不仅是可以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而且也是一种创造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但是作为人类中的一员的我们并非人人都有创造力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创造能力也是有差别的。尤其是生活在一个非常有规律和有压力的现代社会之中。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几乎可以按部就班,日复一日机械地重复着,这些琐碎的日常生活不需要多么深刻的思考,也不需要什么创造性。我们的创造力就这样被遮蔽在日常生活之中。而非遗传承则如一缕阳光照进黯淡的的生活,让我们被遮蔽的创造力得以澄明、呈现。毫无疑问,非遗传承的技艺并非是机械的流程,而且我们一般人不是作为非遗传承人去接触非遗,所以不用去顾虑太多问题。作为一般人,我们完全可以像创造艺术一样去进行非遗创作,而且在非遗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的想象力、发散思维等等都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提高我们的创造力。比如与非遗相关的文创产品,就是强调的“文化创意”,而我们普通人在进行非遗制作的时候往往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如果让孩子学习一门非遗技艺,不但可以磨练心性,而且还可以让身体更健康、更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非遗传承进生活,回归民族、文化与历史。众所周知,非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非遗保护研究专家苑利给非遗下了一个比较详细的定义:“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具有各种重要价值的表演艺术类、工艺技术类与节日仪式类传统文化事项。”非遗传承的这种历史性、民族性和文化性,让我们在非遗传承的过程中,也深入到历史性、民族性和文化性之中。比如,某些古老的节日庆典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传说和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又怎样体现了那个时代那个民族的生活和信仰?我们都可以在接触非遗的时候有所了解。所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申请非遗或者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这对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上述定义中,有一个“原汁原味”这个词语,它引起了很多争论。有人认为非遗传承保护一定要“原汁原味”,不然保护和传承非遗就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了,因为你有可能传承保护的是“假的非遗”或者“变味儿了的非遗”。但也有人认为,非遗传承保护无法做到“原汁原味”,因为非遗本身就是一个发展变化的事物,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非遗项目本身就是经过许多变化而留下的,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它到底是不是原汁原味?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赞同应该坚持“原汁原味”。“原汁原味”的含义是:比喻事物本来的,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风格。从这个词语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它指的是那种没有受到外来影响的、事物本来的风格。这也很好理解,但是我们不能够像上述否定“原汁原味”的人那样理解为,非遗总是在变化,不可能原汁原味地传承保护。毫无疑问,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是不用怀疑的。但是,我们又总是相对地保持某种稳定状态。非遗也是如此,一种非遗当然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形成了某种风格,但是一旦这种风格稳定下来,那么这就是相对“原汁原味”的风格,我们要传承和保护的是这种风格,至于它还会不会发生其他改变这个问题,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它可以继续发展变化,因为社会时代在发展;但是,我们需要传承保护的是此时这种非遗留传下来的的稳定风格。就像一个人,生、老、病、死,一直在改变,但是我们不变的是“我们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这种“原汁原味”所要强调的是非遗的内核、关键、精神,而不是外在的表象。

总之,非遗传承进生活,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让我们的生活更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非遗传承进生活,即使不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作者:张心柯,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0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