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界的巾帼不让须眉是谁?

来源:天下一叔    作者:二叔    时间:2017-02-10

2016年度被BaerFaxt小报评为艺术圈最佳写手,是谁呢?

 

那就是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女中豪杰:RobertaSmith 

她的身份,是《纽约时报》的首席艺术评论,这是该职位第一次由女性担任。

许多人也许更了解她那个高调的老公,JerrySaltz——卡车司机出身、最爱在Instagram发色情图片,并且三次被提名普利策批评评论奖(PulitzerPrize)的传奇毒舌评论人。

 RobertaSmith  &JerrySaltz艺术评论界的神雕侠侣

虽然JerrySaltz的知名度比他老婆要高,但某圈内资深藏家和叔说过:「相比较JerrySaltz的小手段,他老婆可比他高了好几个段位,她是真的聪明。但是也许因为她是女性,不爱博眼球,也很少有人认真去读她的每篇文章,所以公众对她缺乏了解。」

所以按下不表Saltz,我们回到今天这位巾帼主角:

最佳写手是怎样炼成的?

Smith从小在知识分子家庭长大,爸妈也曾买过一些中国水墨。她一直对艺术很感兴趣,大学期间,她在惠特尼美术馆做了一个学期自主研究项目,这个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Smith不仅被纽约这座大都市吸引,也爱上了纽约当代艺术圈。通过惠特尼的研究议题她也和DonaldJudd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大家对 DonaldJudd这名极简艺术大师的作品肯定不陌生。全世界许多重要美术馆都有他的装置作品。

ChinatiFoundation的DonalJudd

 

但他在写作和艺术评论方面的成就可能不太为人所知:这些年来,DonaldJudd写了对艺术、设计、建筑等领域500余名创作者的评论,他的写作风格犀利、简洁、明确,像他本人和本人的作品一样具有魅力,这直接影响了RobertaSmith日后的写作风格。

二十来岁、满脸稚嫩的Smith第一篇评论便起源于Artforum另一位评论家对Judd的误解。之后Smith发表一篇愤怒的文章以回应,至此,Smith便下定决心要做艺术评论,并给自己设定了三个「小目标」: 

1、艺术评论是生活中最主要的活动,它不是副业,也不是爱好;

2、要永远有开放的思路,不能形成僵化的观念;

3、以艺术评论谋生。

懂这行的人明白,对于从事艺术评论的人来说,别说三个,一个目标也不容易实现啊!(尤其是最后一个)我们看看她是怎么达成的:

 

生活跟着工作走

评论家这个职业在大家心目中有个既定形象:一个随身带着ipad或mac,端着咖啡到处跑,废话少,坐哪写到哪。

但Smith喜欢反复强调自己是一个周刊评论员,周刊!这个节奏让她跟绝大多以笔杆子谋生的人有不一样的工作方式。因为每周都有截稿,她极少离开纽约。从她的一些论坛发言里,也能看出Smith对「周刊生活节奏」的重视。

她坦白承认自己是个有拖延症的人:「如果没有编辑在电话那头吼我,我什么都写不出来。」(把「吼」换成微信轰炸,二叔跟一叔也是这样的关系

这样的性格,只有在周周不停歇的压力下才能出业绩,Smith甚至说自己的写作速度意味着她永远无法出书。除了偶尔做点讲座,在论坛上发发言,Smith所有的精力都在《纽约时报》上以三种形式输出:

*  每周画廊精选(与部门同事合作,每人推荐一个纽约当下展览)

展览述评(对一个展览的深度评论)

应时的特别话题(例如圣诞节给家人朋友买点啥限量版艺术衍生品)

 

2016一年Smith共发表七十余篇评论,是不是比普通人一年间看过的展览都多?

                                                        熬夜躲在厕所里抱佛脚

 

虽然有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动笔的毛病,但Smith对专业职责有着自己的理解,对自己文章的要求也很高——她每周固定走访约30个展览,目的就是为了找到最好的素材。她希望写一篇「能把读者从家里调动出来」的文章,这也是 Smith认为自己肩上最重要的职责:让更多人去看当下在展的艺术、并跟艺术发生关系。

这种愿望,从Smith的语言也能看出来。

在自己最熟悉的 DonaldJudd 在 Mnuchin 画廊展览的评论中,Smith 写道:「他以空间为媒介重新定义雕塑,这些像沿着墙面行军中的盒子,像一艘艘挺近的船头或是一棵大树那样,有强硬的存在感,同时又那么轻盈。」

读着读着是不是就动心想走到雕塑前,仰望感受一下这种复杂并有生机的存在感?

                                                 图片来源:mnuchingallery.com

 

Smith坚信自己的文章是为读者写的,不是为艺术家写的

她认为,艺术家用作品表达自己,但不代表他们能掌控自己作品的意义。因为作品的意义是主观的,必须要有观者的参与才有价值。

尽管如此,作为职业艺评人,她希望即使是负面的评论也能给艺术家提供帮助。如果评论和艺术家自己的期许没有差距,那么艺术进步的空间在哪里?作品又怎么能更清晰的为艺术家说话呢?

同时,Smith也评论和监督美术馆的工作。

比如去年MoMA轰轰烈烈办了一场1960-1969的固定馆藏展,就被Smith批评:「现在似乎有一种风气,六七十年代的概念成了当下混乱不堪的艺术市场的解药,我认为,这是我们在逃避自己时代。再说,有的「复兴」是没必要的,有的艺术就是很无聊,不能因为他们曾经被遗忘就把他们塑造的很浪漫有英雄气质。」

确实是,这两年全世界的波普艺术展好像有点太多了!让叔联想起了国内也有一些九十年代未成名艺术家的「再挖掘」,的确也是良莠不齐!

 

开放而亲近的态度

Smith说,自己学位没有念太高,还好有一颗开放心,边看边学。

同《纽约时报》另一位艺术评论HollandCotter相比,Smith更专注于当代艺术,但她去年的文章也是从古至今从建筑、设计、服装、民艺无所不包。

在当代艺术领域,Smith与20世纪最著名的抽象表现主义评论家ClementGreenberg和HaroldRosenberg理念不同。她认为,艺术评论家太过执着于自己的理论框架,会让自己的视觉开始「动脉硬化」,从而失去了看到新艺术作品的能力。

周刊的艺术评论和学术界的理论探讨不同,需要影响和有益于更多人。因此,Smith着重对作品外观跟物质性的描绘,认为好的艺术在于行动力而不是天赋。换句话说,评论人对一个艺术家或展览的评判,应该关注作品本身,而非能否套进某个理论框架。

艺术评论圈,同艺术家的世界一样,也是白人男性主导。Smith突破了这个身份限制真是非常不易。而从她过去一年写过的文章中,也能看到她对非主流艺术圈的关注。

她的文章包括了:美裔穆斯林新媒介艺术家SophiaAl-Maria、布鲁克林美术馆非洲艺术群展、约旦河西岸地区的摄影。她覆盖的话题在川普领导的的反全球化主义背景下,显得格外有意义。

SophiaAl-Maria的作品

 

在美国女权主义走下坡路的这一年,DWigmore画廊SallyMichel的个展也得到了Smith的关注,她认为它纠正了艺术史上一个常见问题:艺术家夫妇中,女方的工作几乎永远在男方阴影下,双方生活工作息息相关,但很少被放在一个平台进行讨论。

如果更多的人在看完Smith的评论后能出门去了解一些平日不常接触的话题,作为艺术评论家的她也算是传递了自己的政治开放性。

 

以艺术评论谋生

说到这里,叔还得回到Smith的先生,著名艺评家JerrySaltz。

先利用一下Saltz的网红特色,偷他脸书上一张照片,来看看艺术评论谋生有多么不易:

JerrySaltz的取款存条,余额三千多美金

 

从Smith的文章也能看出,她根本对市场不感冒。虽然时不时会给大商业画廊写个评论,但比例非常小。最近她写的两个艺术家MarcusJahmal跟RitaLundqvist,作品价格比她先生的银行存款余额还要低。

MarcusJahmal在自己工作室门口

 

夫妻两人一直过着很清贫的生活,从来不到处飞(因为没钱),所以他们的评论全部都是纽约的艺术展览。可见,无论在哪个国家,纯粹做艺术评论都是一个非常清贫的职业,能糊口已经是非常厉害!

 

最后的最后

最后来一段让叔很感动的采访回答。

被问到现在当代艺术的影响力是不是在画商跟藏家手里时,Smith答道:「艺术界里所有人都不停地在评论,所有人都有投票权和话语权。但有这个权力就有它的责任,如果你滥用这个权力,它就会越来越小。我的影响力在每周五、周刊发表时迅速到来又迅速离去,给有的人留下深刻印象,又令一些人失望。」

 

多么清醒又睿智!开工之际,与大家共勉。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