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雯策划专题展“器之新道”即将亮相林大艺术中心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作者:东方艺术·大家    时间:2019-09-20

    器之新道

    Crafts and Art

    开幕 Opening 2019.9.22 16:00

    展期 Dates 2019.9.22-2019.10.29

    策展人 廖雯

    Curator Liao Wen

    参展艺术家 方力钧、蒋朔、史金淞、沈岳、吴少湘、杨光、展望、张伟

    Artists Fang Lijun、Jiang Shuo、 Shi Jinsong、 Shen Yue、Wu Shaoxiang、Yang Guang、 Zhan Wang、 Zhang Wei

    主办 林大艺术中心

    Organizer Linda Gallery

    林大艺术中心很荣幸将在9月22日推出专题展“器之新道”,展览由廖雯策划。参展艺术家有:方力钧、蒋朔、史金淞、沈岳、吴少湘、杨光、展望、张伟。“器之新道”其意旨在传达艺术家在创作中使用传统与现代工艺技术结合的方式呈现个人化的视觉语言形式。本展览将持续展至10月29日。

    器之新道

    ——有艺术诉求的技术转化即语言

    廖雯

    当代艺术强调个人感觉的自由表达,原则上可以使用各种古今中外的艺术方式,甚至工艺的、科技的,甚至其他种种,关键在于如何转化成“自己的”,以最贴切的语言方式表达最鲜活的个人感觉。这个展览想探究的是中国传统工艺转化成为当代艺术语言的问题。

    西方传统艺术史把艺术和工艺截然分开,艺术属高级,工艺属低级。这个观念1960—70年代,被女权主义艺术家打破了一个缺口。因为,即使是在西方现代主义的整个历史中,“装饰和手工”也一直被视为是女人的工作,这种“低级艺术(Low Art)”始终是与具有崇高、伦理和精神意味的“高级艺术(High Art)”区分开来的。作为女权主义的策略和突破口,一些女权艺术家有意使用女红(如编、织、缝、绣)的方式做作品,其中有不少优秀作品被写进艺术史,但从根本上,“工艺属于低级”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所以,西方当代艺术家敢使用工艺手段做作品的艺术家凤毛麟角。

    中国传统的艺术方式非常多,大体有三条主要脉络,文人系、民间系、工艺系。与西方不同的是,在中国人观念里,这三大系如同三个性格不同的老人,不仅同样教养深厚,而且往来密切。在漫长的历史中,三大系都形成了各自的高峰,而且三大系之间以各种方式,细腻复杂的融合和渗透,也如同邻居串门儿是经常的事儿。同系纵向有优劣,不同系横向无高低。文人和工匠虽然社会身份不同,但在具体交往、探究和相互学习时,并没有太刻意的不平等。

    因此,中国艺术家转化工艺技术做作品没有太多的心理障碍,技术的运用也顺理成章地落脚在作品的感觉和观念表达上。带着艺术诉求,他们赋予传统工艺技术(器)以个人化、创造性的语义(新道),技术性的突破也即艺术语言的拓展。

    方力均 Fang Lijun

    《2014》

    陶瓷 Porcelain

    48x49x23cm

    2014

    方力钧《2014》与瓷。

    方力钧用瓷做的系列作品始做于2013年,基本造型是小方块砌成大方型,小方块和整个体量的比例颇类似于建筑。他利用陶瓷的灌浆法使方块的壁面薄透如纸(灌浆法通常用于制作薄透的精细瓷器),回避掉工艺瓷功能性的惯常留口而采用了全封闭灌浆,造成每一个方块都是一个小小的“空心砖”。又利用高温烧制过程中会发生的损毁(工艺瓷就算是残次品)形成自然坍塌和破损,方块之间因瓷浆烧制而粘连形成似塌非塌似损非损的感觉,最终成就了作品宏大在坍塌中,美丽在破碎中的视觉效果,将一切事物潜在的脆弱性和危机感表现到极致。这样的效果,需要对工艺性质的深刻参透和反复实验,我想方力钧下了非常的功夫,也是用瓷作品真正把技术转化成艺术语言的艺术家。

    展望 Zhan Wang

    假山石100# Artifical Rock No.100

    不锈钢 Stainless steel

    53×47×28cm

    2007

    3/4

    展望的《假山石》与拓制和焊接。

    假山石是中国园林最体现文人审美的经典,石头虽是天然的,但经过人工反复雕琢,就人工而言是“假”的,所以名假山石(但石头本身是真石头)。展望要以非自然的、现代的不锈钢,复制“假山石”,从本质再次造假,从而得到以假对假,负负得正的语义。因为要针对“每一块”不规则的“真”的石头,而且必须尽可能地回避掉复制过程中因技术性造成的造型细节的流失,以保证观念的纯洁性,一般意义的造型手段达不到如此“真实造假”的诉求。展望把传统拓印技术(用纸拓印碑石最常用)移植成用不锈钢拓制,将石头的每一个面一片一片拓制好,再焊接成完整的石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石头的真实性。

    史金淞 Shi Jinsong

    《金蝉脱壳·百财也》二十号

    A Quick Change-Cabbage Leaf No.20

    铜胎镀24K金 24k gold-plated copper

    30x13x8cm

    2015

    史金淞的《金白菜》与铸造铜镀金。

    “白菜”本来是最廉价和日常的东西,但因其发音类似“百财”(各路财齐聚),从皇家到民间历来都有把白菜雕成摆件以求发财的做法,翡翠石天然有白有绿,又贵重,常被用来雕刻成玉白菜,这样的白菜摆件随处可见。史金淞直接以真白菜为模具,脱壳般铸造的金白菜,几乎还原了每一个白菜的所有细节,强化了白菜触目的本质。“金色”在当下是“爆发”的总象征,史金淞又给铸铜的白菜镀上了24K纯金,寓意了全民发财梦的空虚性。

    张伟 Zhang Wei

    赤#2 RED2

    传统大漆 Traditional lacquer

    110x93x114cm

    2015年

    张伟的《赤》与脱胎大漆。

    张伟使用传统红色大漆工艺的脱胎法,塑造的是特定“仪式”的象征物,一件的原型是“红盖头”,另一件原型是喇嘛的“袈裟”。脱胎法最终的结果只是一个漆壳,外相细腻地塑造了对称和均匀的折皱,而“主体”被抽空了,使看上去典雅而庄严“仪式”成显“空”的感觉。

    杨光 Yang Guang

    小南瓜 Mini pumpkin

    电子废弃物 Recycled circuit board

    17x16x20cm

    2016

    杨光的《有机生活》与镶嵌。

    杨光的家乡靠近八十年代的现代电子垃圾处理场,青山绿水被严重污染。杨光使用电子垃圾的碎片,以类似珠宝镶嵌的精细工艺手法,包裹了各类果蔬,直面中国当下最严重的“有机生活”污染的现实。

    沈岳 Shen Yue

    桃花 Peach Blossom

    20x20cm

    手绘陶瓷 Hand-painted Porcelain

    2016

    沈岳的《桃花源》与瓷。

    沈岳用传统的、经典的、高级的陶瓷工艺,手工塑造了五彩缤纷的“花朵”,正是当下中国的“桃花源”——一个反复被摧毁又反复被重建,乱七八糟又生机勃勃的失乐园。

    吴少湘 Wu Shaoxiang

    人头 Head

    香港港元和奥地利先令铜币 HK dollar & Austrian shilling

    44 x 44 x45 cm

    1994

    吴少湘的《人头》与铜焊接,《天球》、《舒器》、与瓷。

    吴少湘的这些系列作品,针对一切都是“钱”的社会问题,他用“钱”覆盖了所有尤其是最不能用钱衡量价值的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经典形象。因为文化艺术的经典形象不能改变,“钱”本身的造型也不能改变,钱通常有硬币和纸币两种形态,所以,吴少湘巧妙地用焊接的方式处理了硬币,用瓷贴膜的方式处理了纸币,让人一目了然。

    蒋朔 Jiang Shuo

    中国花猫 Chinese Cat

    106x57x35cm

    玻璃钢,丝绸和棉布 FRP, Silk & Cotton

    2014

    蒋朔的《中国花猫》与铸铜和布贴。

    布贴是传统女性最常用的方式,蒋朔用传统民间花布和丝绸,以布贴的方式全面覆盖了她的青铜雕塑,从观念和视觉表达上都丰富和改变了她原雕塑的语义。

    2019/9/12

    林大艺术中心

    LINDA GALLERY

    林大艺术中心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另有分部在北京和新加坡。林大艺术中心20多年来致力于推广中国和东南亚当代艺术,并在艺术家、藏家和艺术机构之间建立具有国际视野的交流对话平台。同时,作为东南亚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平台之一,持续不懈地将最具前瞻性及潜力的艺术家推荐给全世界的藏家及艺术机构。历年来多次和国际上知名的美术馆携手举办展览,并参加全球重要博览会,促进中国及东南亚艺术家与世界艺术舞台之间更为紧密、深广的交流。

    林大艺术中心合作的艺术家:陈树中、蔡志松、蔡磊、付帅、高名潞、蒋朔、李山、李占洋、刘国松、 Nyoman Nuarta、任哲、Rearngsak Boonyavanishkul、Srihadi Soedarsono、Sunaryo、隋建国、尚扬、孙良、孙大量、王广义、吴少湘、夏小万、肖红、薛松、叶永青、于凡、臧坤坤、朱伟、张林海等。

    BEIJING CHINA 中国北京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98东街 100015

    798 Art District No.2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100015

    Tel: +86-10-59789565 / +86-10-59789564

    Email:beijing@lindagallery.com

    SINGAPORE 新加坡

    215 Henderson Road #01-05 Singapore 159554

    Tel: +65-67474555

    JAKARTA 印尼雅加达

    Jalan Brawijaya I C No. 4, Kebayoran Baru, Jakarta Selatan 12160 Indonesia

    Tel : +62-21-7190888 Fax : +62-21-7203505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0
    相关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