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之诺—艺术七人展

    来源:中国美术展览网    作者:admin    时间:2016-06-04

     

    展览名称:传承之诺—周围艺术七人展

    展览时间:2016/06/18~2016/08/10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市四川中路33号703(近广东路)-(周围艺术画廊)

    主办单位:周围艺术画廊

    参展艺术家:丁蓓莉、韩峰、何赛邦、王劼音、武艺、夏阳、周隽

    开幕时间:2016年6月18日, 16:00, 星期六

    周围艺术十分欣喜地推出“传承之诺:丁蓓莉、韩峰、何赛邦、王劼音、武艺、夏阳、周隽”七位艺术家的作品联展,籍此探讨水墨艺术在当代不同媒介中的传承与表达,以及水墨精神与观念的当代性和前卫性。

    传统是沉重的。艺术家在面对强大的中国水墨艺术传统的时候,何去何从,既是一个私密的个人选择又是一个宏大的集体命题。方闻在《超越再现:8世纪至14世纪中国书画》里面提到,西方艺术史语境中的古典主义(Classicism)明确地指向希腊罗马时期的经典艺术以及后世对这一时期的回归与复兴;而中国的“古典主义”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期。今天的艺术家在谈论继承传统和经典,明末清初的艺术家也在提倡复古,就连唐代的画论里都把“高古”的艺术样式当作追求的目标。如此看来,中国艺术的经典和传统是流动的、变化发展的,每个时代的艺术在未来艺术家眼中都有可能成为经典和传统;于是每一代艺术家都是责任重大的,都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一个桥梁,他们担负着对过去的承诺和对未来的启发。

    《传承之诺》所展示的艺术家中,王劼音是最年长的一位,此次参展的作品采用布面丙烯为媒介,却以水墨精神为内核,笔触挥洒自如,富有表现主义的色彩;何赛邦用水墨实践着极简主义美学,在宣纸上营造高远的空间;夏阳以纸结绳,再将其密集地粘贴在金属板上成为绘画的基质,繁复缓慢的过程为作品增加了行为与观念的元素;丁蓓莉个人细腻感性又淡泊率真的特质与她多年来所受到的传统中国画造型基本功训练造就了选用水墨作为创作媒介的必然性。对照搬传统有着本能的抵触,她借用相机、以摄影的方式取景取材,在画面中放弃线条勾勒,以没骨法画风景,不落痕迹地化传统技法为己用。韩峰与周隽都采用了工笔的技法,一个在绢上,一个在纸上。韩的作品从十几年前的《中国制造》到最近的《远方的盛开》,以最精彩的传统技法转化出独立的个人语言,去揭示当代社会文化现象与当代人的普遍情绪和状态。周隽是本次展览中最年轻的一位艺术家,她以一丝不苟的作品证实了传统材质与技法在当代生发的可能性。武艺的作品看似以水墨为媒介,实则是在铜版上蚀刻的版画作品,是以可以重复印刷,将民间艺术的图式重新加以利用和诠释,追求的并非水墨中信手偶得的趣味,而是质朴含蓄的收敛。

    中国水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许多观念与技法其实都具有一定当代性,不论是抒写内心的表现意识,还是讲究笔墨的技法追求,都与西方的、当代的艺术在精神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距。《传承之诺》并置这些不同年龄层次艺术家不同媒介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他们对传承水墨艺术的精神内涵、拓展水墨艺术的媒介外延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为中国当代水墨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亦即我们的初愿。

    2016年5月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支持公益传播,所转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分享按钮